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解码图书馆学 | 现代图书馆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5-09-15

现代图书馆(modern library)

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依托,系统收集、整理、存储各种载体文献信息并向用户提供利用的社会机构或平台。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逐渐在图书馆工作中得到运用,促使图书馆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一方面图书馆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用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受人、财、物力的限制,传统图书馆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促使图书馆必须从观念和技术上积极变革,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

为此,图书馆文献编目首先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接着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图书馆得到普遍应用,将图书馆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可以从事需要更多专业技能的专业服务。

图书馆管理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

与此同时,图书馆的馆藏类型、馆藏规模和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以感光材料、电磁材料为载体的新型文献成为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共同构成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

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提供的服务也更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文献借阅和参考咨询服务外,各种情报服务、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与讲座服务纷纷开展起来,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作用更加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在图书馆中广泛应用,Web2.0、无线射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在图书馆中逐渐推广和应用,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出现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泛在图书馆等多种现代图书馆形态。

 

马丁·路德·金纪念图书馆内的公共数字图书馆

特点

主要表现为:①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取代存储和获取信息的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处理的自动化。②图书馆藏书类型不断丰富,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还出现了缩微资料、视听资料、机读资料、数据库等非印刷型资料。文献载体多元化与馆藏资源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③图书馆工作和服务逐步深化,由提供文献单元向知识单元转变,图书馆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知识化和情报化。④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图书馆组织向协作化、网络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⑤图书馆除承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职能外,增加了信息的选择、传递、交流以及智力资源的开发、文化娱乐等职能。⑥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由以文献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注重满足读者需求,服务方式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