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图特藏 ·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系列展示 | 红旗漫卷:太岳区阳城县史料掠影(六)——抗战刊物《游击战线》
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山西省图书馆特推出馆藏太岳区阳城县抗战史料系列展示,带领大家走近太岳革命老区,在泛黄的文献与斑驳的实物中,触摸抗战岁月的滚烫脉搏与人文情怀,让红色基因在书香中代代传承!
晋图珍藏有(原太岳四专区广华医院郭济隆先生捐赠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太岳第四专区阳城县部分红色历史文献,时间跨度从1937年至1949年间,内容涵盖太岳四专区广华医院、医校、阳城县抗战团体、民族革命小学、北燕村合作社等机构的公务活动及个人事迹的史料,类型包括账本、证件、照片、文件、课本等形式。
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真实记录了太岳四专区阳城县当时有关机构、个人的活动情况,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太岳区阳城县的抗战情势、生产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状况,展现了根据地广大民众的社会担当、爱国情怀和精神风貌,折射出伟大而质朴的太岳精神,是阳城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
晋豫边“军政干校”校刊《游击战线》
▲《游击战线》(1938年创刊号)
1938年2月,八路军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朱瑞、副主任唐天际来到山西省阳城县横河地区,开始创建以阳城为中心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为培养训练军事政治干部,有效地开展游击战争,同年3月,中共晋豫特委和“唐支队”司令部在阳城创办了“八路军晋豫边军政干部学校”(简称“军政干校”),由阳城县长李敏之兼任校长。该校前后共办三期,为晋豫区培养了五百余名军政干部,亦对阳城县兴办新型革命学校产生很大的影响。
1938年5月,晋豫边军政干校出版了《游击战线》第一期(创刊号)。
文中所示图片,是晋豫边军政干校学员郭洪勋(著名中医,郭济隆伯父)学习期满后带回来的《游击战线》创刊号复印件。
· 二 ·
发刊词及栏目快览
《游击战线》本着“根据正确的理论,指导救亡工作的方向和方式”的办刊宗旨,为“交换各部队、各地区、各工作者的经验与教训”提供平台。其发刊词内容如下——
出版这个刊物有三个意义:
1. 交换各部队、各地区、各工作者的经验与教训;
2. 根据正确的理论,指示工作的方向和方式;
3. 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民众:希望各部队、游击队员、自卫队员、各区村长,一切的救亡工作者,都要把自己的工作经验经常的送来,我们暂时五天出一期。以后可能的话,两三天出一期。这个刊物的生长与壮大,全靠大家的努力。
《游击战线》创刊号的栏目包括论文、工作通讯、杂记等类型,内容涉及时政形势、军事武装、各类教育、村政工作等方面,为晋豫边根据地各项建设及抗日救亡工作提供了指路明灯。主要内容有:
1. 论文:
① 怎样组织人民武装自卫队
② 目前形势与任务
③ 赶快使各村小学开课
2. 工作通讯:
① 保卫灵官庙的山口
② 五一劳动纪念节的两个大会——吉德、下寺坪村(根据地横河怎样过“五一”和吉德村的五一节)
3. 杂文:我来到了干部学校以后
4. 捷报
· 三 ·
文献精彩展示
(一)军事论文:《敌人进攻的新形势》
军事论文《敌人进攻的新形势》一文,全面阐述了当时日军进攻的新情势。文章指出:“今天我们的抗战已转入第二时期,日寇开始了第二次的进攻计划,抗战的形势进入更紧张的一阶段”;认为“敌人第二期作战的企图为夺取武汉,占领南昌以及西安等地。”
文章分析了敌人可能采取的作战方案,是“把主力转到北方来(晋冀……),把国军肃清,进一步去进攻西北”;并从我军战略与战术的进步、根据地的开创与发展、民族统一战线愈加巩固、全国民运进步等方面,说明了全民族抗战的优势。其中特别提到:“山西在抗战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如能永久把持得住,则日寇是无法取胜的;由于地势险要,作为游击战争巩固的根据地。”
文章指出第二期抗战是改变敌我势力的阶段,虽然我国有财政经济上的困难,但敌人困难更大。
最后,文章发出号召:民族革命的事业是艰难的,我们一定要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奋斗,担负起这神圣的任务,把握住山西抗战到底!
(二)抗日歌曲——《游击队进行曲》
▲《游击队进行曲》
抗日歌曲《游击队进行曲》,歌词如下:
走上前去,我们抗日的游击队,我们是群众的军队,群众的武力。举起我们的刀枪,对准残暴的敌人,用我们的游击战术,把日本强盗肃清。中国已经觉醒,前途无限光明。
走上前去,我们抗日的游击队,我们的群众的军队,群众的武力!
(注:该首歌曲曾由山西阳城县第一民革小学校郭济隆传唱,后由河南洛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王文堂记谱,发表在《阳城文史资料》)
(三)学校生活:《到了干部学校以后》
▲《到了干部学校以后》
一位“晋豫区军政干部学校”学员在《到了干部学校以后》一文中这样记述:
在日寇铁蹄蹂躏过的阳城西南山丛里一个小村庄——吉德村,我们的李司令能号召二百多爱国青年,成立了这晋豫边区军政干部学校,实在是民族复兴的好现象。
我到学校已经二十天了,在各方面看来,虽然设备不齐,生活艰苦,但我们抗日救国的情绪非常高涨。诸同学不唯不觉艰苦,并且精神极为兴奋。课程方面,各个教官的热心训导,各同学互相研究,得到不少的新知识。尤其是在露天讲话、集体读书、唱做游戏的时候,我们感到十二分的高兴与自傲。我们能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集合在一起,过着团体军事的生活,实在不是偶然的事。
我相信,这群将要从艰难中去奋斗到底的同学们,前途是无限光明的,我们的学校更会庞大起来,所培养的干部们永远会为求民族解放而奋斗!
▲《游击战线》(创刊号末页)
参考文献:
1. 《太岳革命根据地大事记》(初稿)/中共山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太岳革命根据地史编写组编,1984年出版。
2. 《阳城教育志》/王连绪主编,山西省阳城教育志编纂组1987年出版。
3. 《晋豫区革命斗争史》/山西省阳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2011年印刷。
4. 《介绍几首抗日歌曲》/郭济隆.——《阳城文史资料》(1995年第8辑)。
5. 《关于<游击战线>一书的说明》/郭济隆1984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