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文化创意研学活动预告 | 筝鸣古韵诗笺里·丝舞珐琅绮梦间——夏日序曲古筝雅集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5-06-06

 

活动内容

● 分享古筝文化

● 古筝演奏

● 手工制作掐丝珐琅杯垫

主持:刘欢(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

主讲:韩泽荣(中央音乐学院认证省级优秀教师)

活动时间:6月7日(周六)14:30-16:30

活动地点: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二层雅集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古筝是中国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在秦国(今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故得名秦筝。《史记》中“击瓮叩缶、弹筝博髀”等记载可印证战国时期秦地筝已存在,早期为五弦筑状乐器。汉代十二弦筝通过乐府体系普及,魏晋时与瑟融合改良;唐代十三弦轧筝出现,宫廷燕乐中广泛使用;明清时期形成不同流派;20世纪50年代定型21弦S形尼龙弦筝。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古筝结构是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早期以马尾、鹿筋为原料,当下以尼龙钢丝弦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韵味。

古筝种类有很多。

• 丝弦古筝:形制有十三弦筝、十六弦筝,蚕丝弦发音醇厚、柔和,音量较小,适合弹奏古曲。

• 钢弦古筝:形制有十三弦筝、十六弦筝、十八弦筝,声音清亮而富于韵味,适合弹奏地方风格浓郁的乐曲。

• 尼龙缠弦古筝:形制有二十一弦筝、二十三弦筝、二十五弦筝等,是目前常用的古筝,声音醇厚、柔和,且不易断弦、长锈。

• 转调古筝:包括脚踏式转调古筝、手扳式转调古筝等,主要解决古筝的转调问题,但不太普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古筝作为承载千年文化的乐器,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小编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经典故事。

战国时期,《列子·汤问》记载了韩娥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史记》中则提到秦人“弹筝搏髀”的习俗。传说秦地曾有一位女子,善弹古筝,其曲声悲切动人。一次她为戍边将士弹奏,哀婉的琴音竟引得战马垂泪,士兵思乡,甚至让敌军闻声退兵。故事虽为传说,却印证了古筝“声动人心”的力量。

汉代《风俗通义》记载,古筝的定型与汉代学者京房有关。京房为改良乐器,夜观天象时忽见北斗七星坠入庭院,化作七根琴弦。他受此启发,将五弦筝增为十三弦,并依星辰排列音律,使古筝音域更广。此说虽具神话色彩,但反映了汉代古筝形制的重要演变。

春日琵琶雅集活动花絮(艺科院拍摄)

你是否渴望在喧嚣尘世中寻一处静谧,聆听天籁之音?一场别开生面的古筝雅集活动即将开启!

在这里,多位古筝小高手将齐聚一堂,指尖轻舞,弦音袅袅。或如潺潺溪流,诉说着岁月静好;或似金戈铁马,奏响豪迈壮歌。每一曲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演绎,每一声都饱含着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限文化宣传)

活动中还增加了掐丝珐琅杯垫手工制作环节,将这一项非遗技艺与古筝演奏相结合,真的是太有氛围感了。现场还准备了其他非遗类和有趣的手工制作材料任你挑选,快来发挥你的创意吧!

无论你是古筝爱好者,还是想感受古典音乐魅力的朋友,还或者是手工小达人都别错过。诚邀您来共赴这场音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