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是永远的童年—— 矿工诗人榆木在省图分享诗集《我在矿洞收集星光》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一场特殊的诗歌分享会“诗歌是永远的童年——我在矿洞收集星光”,在山西省图书馆举行。青年矿工诗人榆木与近50位省城太原的诗人、作家、评论家及读者面对面,分享其诗集《我在矿洞收集星光》以及诗歌创作历程。
主持人蒋殊与分享嘉宾榆木(右)
活动由山西省图书馆与学府街读书会共同主办,作家蒋殊主持。
供职于晋能控股沁秀公司坪上煤业的榆木,1989年出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集《余生清白》入选2019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曾获“乌金奖”诗歌奖、“朔方文学奖”、首届东坡诗文奖等奖项。此次与读者面对面作品是最新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我在矿洞收集星光》。
分享会现场
作为一名矿工,榆木诗歌创作相伴十七载,从矿井里寻觅光亮和生活的诗意,从井下写到井上,从青年写到中年,诗歌在他心目中永远是童年,他的内心深处对诗歌也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晋城市作协主席任慧文表示,榆木是矿工诗人的代表,也是晋城作协的骄傲,但艺无止境,更希望从与同行及前辈的探讨交流中为榆木寻得突破创作瓶颈的“良方”。
带着矿工诗人的热忱和对诗歌的探寻与诘问,文艺评论家杨占平、金汝平、刘阶耳、金春平、王朝军、董晓可,诗人张二棍、孔令剑、悦芳、闫海育、成向阳、落葵、郭新瑞、唐依、师国宏,作家张象、李慧平、邢超等人,纷纷发言。
现场分享的评论家、诗人、作家与读者
大家表示,晋城一直以来优秀的文学生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也滋养了年轻的榆木,让他依托家乡与煤矿,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诗歌作品。榆木的大量诗歌不仅记录了煤矿工人的生活状态,还通过诗歌为底层劳动者发声。
榆木的诗歌有着超过他年龄的成熟,作品充满现场感,朴实真情,绝望中充满希望,总是能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到诗意,发现闪光点。
同时,大家也针对他的创作瓶颈纷纷支招,指出他诗歌中存在意象固定、缺乏更新与变化等“症结”,并从各自的角度给了建议,希望他在下一步创作中拓宽视野,打通地下与地上的通道,突破现实、走向内心,在继续书写诗歌的同时不妨在体裁创作上做一些延伸与尝试,从而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西安音乐人铁皮(左)弹唱
活动尾声,来自西安的音乐人铁皮还现场弹唱了著名诗人海子的《九月》与张二棍的《太阳落山了》,而“诗歌是永远的童年”的话题,了犹未了,激发更多人思索:在躺平和内卷甚嚣尘上的社会情绪下,如何坦然面对,怎样“诗意栖居”,把生活活成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