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晋图特藏|辉耀千秋——彰显军人荣誉的优待军人家属证券(四)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4-10-21

军人及其家属优待证件和票券,是彰显军人荣光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党优待军人及其家属的实物见证,反映了党政军民的深厚情谊,蕴含着可歌可泣的革命军人及人民群众的爱国奉献精神。

晋图珍藏有优待军人及其家属的原始证券,包括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涉及鄂豫皖苏区、冀南行署、晋南行署、河南军区、西南军区、防空部队等军政机关,涵盖山西(孝义、崞县、河曲)、河北(大名)、重庆等省市。

这些证券是当时军人优待抚恤工作的缩影,反映了时代风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小编特为读者朋友们介绍几种馆藏军人及其家属优待证券。

本期展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南行署签发的军属优待证。

 

▲《军属优待证》(1949.11)

1949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和晋绥边区政府合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晋绥行政公署撤销,划分为晋西北行政公署和晋南行政公署,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中共晋南中心地委成立于1949年5月,属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晋绥分局、晋南行署相继撤销。

《军属优待证》是晋南行署于1949年11月颁发的优待军人家属证件。该证为单页纸,高26厘米、宽19厘米。

证书上方毛主席八角帽头像居于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之间,其下方是证书名称、正文及签发机关印章等内容。该证文字、图案与颜色,交相映照,相得益彰,庄严而郑重,印制颇为精美。

正文内容:刘国贤(山西省崞县下长桨村人)于1948年参加革命,历任管理员等职务。现决定调赴新区工作,担任解放西南人民的光荣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及晋绥分局的决定,其家属应按军属优待,如有困难,确实给以解决,帮助建立家务。

签发者:晋南行署主任武新宇、副主任阎秀峰。

 

解除后顾之忧 支援南下解放

太岳革命根据地,于1937年10月创建,1949年8月撤销,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依托纵贯山西中南部的太岳山脉、‌中条山脉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四个根据地之一。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解放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管理、群众的安抚、秩序的规范甚至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新的挑战。为了南下巩固新中国政权、支援南方新解放区建设,党中央作出了从解放区选派年轻干部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进军四川、解放四川的指示。决定由贺龙、李井泉率18兵团和7军等部入川,并要求从晋绥解放区抽调地方干部等人员组成“南下工作团”,配合二野从北线进入大西南,解放四川省、西康省(1955年撤省并入四川),开辟川康新区。

 

▲1949年,贺龙(左)指挥南下部队进军四川(中为周士第、右为王维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驻临汾的晋绥党政军机关、部队、学校和群众在举行了盛大的国庆活动之后,按照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将所有南下入川的干部和干部学校的学员加上3个警卫团,总人数约15000余人,按系统分别编为五个梯队,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后改名为西南工作团,直接由贺龙、李井泉等领导指挥。工作团于1949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分批向四川进发。

本期介绍的《军属优待证》的主人刘国贤即为南下入川干部之一。

为了解除南下干部的后顾之忧,晋南行署给每个南下干部发放了“军属优待证”,所有南下干部的家属按军属待遇。这个举措对于稳定南下干部军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批南下干部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远赴祖国大西南解放区,战斗在城市接管、剿匪平叛、恢复生产第一线,为祖国大西南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编著. 1949 山西干部南下实录[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09.

2. 胡剑.西北南下工作团入川回眸[J].四川档案,2010,(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