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创意研学活动预告 | 端午文化传承·艾草花束传情
活动内容
● 分享端午文化和习俗
● 制作唯美艾草花束
● 体验手工编织五彩绳
● 端午祈福互动、合影
主讲人:刘欢
活动时间:6月8日(周六)15:00-16:30活动地点: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二层雅集室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院联合举办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图片仅供参考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括但不限于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与吃五毒饼等。其中,赛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这源于传说楚国人为了防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而划龙舟。
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发源的习俗,人们在端午节还会挂艾草、吃五毒饼等,这些都是为了祈求健康、长寿、平安等。
此外,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系五彩绳等习俗。饮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毒的功效,而系五彩绳则寓意着祈福、保平安等意义。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也有自己的习俗特色,但都是为了祈求健康、幸福、平安等。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本周活动主题围绕“浓情端午,‘艾’意满满”,旨在通过制作艾草花束,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同时增强动手能力,普及艾草知识,提高大家对艾草价值的认识。
指导老师首先介绍艾草花束的制作材料,如艾草、配件等,并讲解其蕴含的寓意。随后,在老师的示范下,参与者按照特定的制作方法将艾草扎成一束,制作成一把把精美的艾草花束。
图片仅供参考
民间认为艾草可以驱虫辟邪,招百福。因此在端午来的前几天,人们就会在自家门窗上放上一束艾草,驱病辟邪,祈求家人平安。
图片仅供参考
艾草花束不仅可以挂在门口,以扫除厄运,还可以挂在墙壁或门窗上,以增加节日的仪式感。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挂艾草花束的时间一般可持续一个月,待艾草完全干枯后,不再散发香味时即可取下。如果艾草花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发黄的情况,只需将发黄的叶子摘除即可。
图片仅供参考
另外,本次活动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体验:五彩绳手工编织。亲自编织一条五彩绳给孩子和家人带上是多么的亲切和温馨。
五彩绳具有驱邪避灾的寓意。端午节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五彩绳还寓意着祈福纳吉。五彩绳的五种颜色也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期望。如青色象征平安和健康,白色象征清洁和纯洁,红色象征热情和幸福,黑色象征稳重,黄色象征财富。为孩子系五彩绳,代表着父母希望他们能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和境遇。
图片仅供参考
五彩绳也寓意着增进亲情。五彩绳通常是由父母或长辈为孩子亲手制作或购买的,这体现了他们对孩子的爱护和关怀。孩子戴上五彩绳,就是接受了父母或长辈的祝福和保护,也是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恩的回应。
这场富有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雅集活动,它不仅代表着驱邪避灾、祈福纳吉的愿望,还承载着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