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开《山西晚报》探寻三晋大地的中华文明之源(二)
3月10日,由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圆满落幕,经过专家和媒体投票,6大考古项目从2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23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下面跟随小编走进《山西晚报》2024年3月14日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特刊来看看都有哪些重大发现吧!
运城闻喜上郭—邱家庄东周遗址
铸铜作坊掀开“古曲沃”神秘面纱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是1959年发现的,位于运城市闻喜县城东南约3公里处的鸣条岗东端,整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西邻涑水河,分布面积约6平方公里,以东周时期为主。
2023年,闻喜上郭古城和邱家庄墓群项目组对这里进行了第14次考古发掘,证明昔日这片土地之下,就是晋国的第二大都城——曲沃。
铜簇
简瓦
石雕蚕蛹
陶范
邱家庄5001号墓积石积炭墓室
夹砂罐
鼓风嘴
大同铁牛里遗址
还原北魏皇家寺院盛况
北魏平城时代,是佛教兴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平城修建了许多寺院。据《魏书》记载,自文成兴光至孝文太和,平城寺庙建至百所,僧尼达到2000余人。如今,这些寺庙早已湮没无存。但经考古学家之手,一些寺庙的遗址得以重见天日,向世人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
大同铁牛里遗址,是一处以塔基为中心的北魏佛教寺院遗址。遗址位于大同市操场城街东侧,西距北魏宫城仅300余米,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加之出土造像做工精细,造型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推测应为官寺或皇家寺院,可能为北魏天宫寺遗址。因此铁牛里遗址出土的大量佛教泥塑造像为研究平城的佛教艺术增加了新的实物资料,是佛教考古的重要发现。
铁牛里遗址塔基
铁牛里遗址出土造像
铁牛里遗址出土造像
辕村遗址2023年发掘区航拍图
倒塌堆积物中出土的若干铁甲残片
临汾霍州陈村金元明时期瓷窑址
北方细白瓷生产的最后辉煌
霍州市陈村瓷窑址(简称霍州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白龙镇陈村,东北距霍州市区约7公里。陈村位于汾河西岸二级台地前缘,东邻汾河,西依吕梁山,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约500米。
霍州陈村瓷窑址系统的考古工作,明确了窑址保存状况、分布范围和分布演变规律。第一次从考古学上厘清了宋、金、元、明和清时期的产品面貌和技术特点,建立起了霍州窑业历史分期标尺,展现出霍州窑全新的窑业面貌。
霍州窑在金元明等各时期特点鲜明的制瓷成就,不仅对中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贡献,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伟大进程的鲜活物质载体和生动诠释。
霍州陈村窑址发掘区
金代细白瓷水波禽鸟纹小盏
元代细白瓷龙柄小杯
明代白地褐花瓷器残片
明代细白瓷五爪云龙纹碗残片
明代粗白瓷白地褐花花卉纹碗
清初顺治十三年纪年粗白瓷残件
扫一扫畅读本期特刊吧!
——文中图片和部分文字整理摘自《山西晚报》2024年3月14日
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