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留芳/著名环境医学与毒理学家孟紫强教授向山西省图书馆捐赠专著
孟紫强教授近照
孟紫强,环境医学与毒理学家,环境教育家,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环境医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放射生物学、生物气体信号分子等。
历任山西大学环境生物毒理学研究室主任、环境医学与毒理学研究所所长、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
主编和参编中、英文著作 22 部。发表科研论文 400 余篇,其中英文论文 SCI 收录100 余篇。
2020年9月1日和2023年11月8日,孟紫强教授向山西省图书馆捐赠本人主编或编著的《环境毒物史》《现代环境毒理学》《沙尘天气与健康》《二氧化硫信号分子研究》《生态毒理学基础》《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二氧化硫生物学:毒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活方式与健康:常见有害因素的防护知识问答》等15种59册。
捐赠图书《环境毒物史》
《环境毒物史》:全书精装彩印,载图近600幅,总计116万余字,除附录外,共分为七卷:第一卷记述古代对环境天然毒物的研究史;第二卷介绍近代对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毒物的研究史;第三、第四卷论述现代环境毒物史,介绍环境毒物研究的现代历史背景,论述环境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从起源、诞生到成熟的发展全过程以及经验教训和研究成果;第五卷详细介绍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汞、铅、砷、农药、环境诱变剂、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毒物研究和应用的起源、历代成果、毒性危害和防治方法;第六卷论述环境生物毒物——致病微生物引发的瘟疫(包括新冠肺炎)流行与防治的历史进程、经验教训、科研成就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七卷介绍在环境毒物研究历史上中外名人的生平、成就、科学素养及其学术趣事,从而为当代青年的成长和科学素质的培养提供启示或借鉴。本书在展示恢弘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探讨毒物研究的起源与进程,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学术价值高,为环境毒物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捐赠图书《现代环境毒理学》
《现代环境毒理学》:是国内环境医学与健康领域多位顶级专家撰写的一部毒理学巨著,涵盖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作用、作用机理及其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全书计四篇三十七章150余万字,在环境毒理学方面是当前国内外最全面、最深刻的一部学术巨著。
第一篇,主要介绍现代环境毒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历史,对环境污染危害健康的基本规律、环境化学物毒性作用和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的基础理论以及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第二篇,论述了9个主要环境毒理学分支学科的内容和最新进展,除大气环境毒理学、水环境毒理学、土壤环境毒理学之外,本书新设立工业环境毒理学、室内环境毒理学、纳米环境毒理学、食品环境毒理学、生物环境毒理学及现代环境分子毒理学等分支科学,拓宽了本学科研究和应用领域。
第三篇,对16类环境污染物(或因素)的毒性、作用机理及其防护进行阐述,包括大气颗粒物、大气气体污染物、重金属、微量元素、农药与肥料、环境致癌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石油、有机溶剂、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光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环境生物污染等。
第四篇,介绍环境毒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技术。例如,环境化学物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的测试方法、大气颗粒物毒理学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实用方法与技术、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环境化学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以及工程项目环境健康影响评价与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方法等。
捐赠图书《沙尘天气与健康》
《沙尘天气与健康》:是国内第一部论述沙尘天气与健康的专著,也是关于沙尘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毒性作用与作用机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本书通过将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医学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探讨气象因素与健康的交互作用,论述沙尘对健康的危害及其机理。
本书对沙尘天气的发生、演化及其颗粒物的理化特性作了论述,对浮尘天气、扬沙天气、特别是沙尘暴天气的健康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致病原因进行重点探究,对沙尘颗粒物的毒理学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剂量-效应关系做了详细论述,对气象要素与大气污染综合作用影响健康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沙尘颗粒物与致病微生物特别是病毒形成生物气溶胶而引起传染病感染和远距离传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对健康危害的预防对策做了详细介绍。本书对于环境健康科学研究、环境管理和公众健康素质的提高均具有重要价值。
捐赠图书《二氧化硫信号分子研究》
《二氧化硫信号分子研究》:一般认为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有毒气体污染物,而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发现,SO2不仅是一种具有全身性毒性作用的环境气体污染物,而且它还可以在体内生物合成,具有多种生理作用,是一种生物气体信号分子。本书从 SO2及其衍生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内源性生物合成与调节,对心血管、免疫、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基因组或多种基因表达的调节,对离子通道的作用及对多种信号转导的调控等方面,论述SO2生理、病理生理与信号分子作用,阐述SO2及其衍生物不仅是重要的生命小分子,而且具有潜在的医疗或药用价值。本书注重描述试验方法的创新和研究工作的逐步进阶,从提出假设、反复试验、研究挫折及其克服,直到最终把SO2确定为生物气体信号分子的全过程均有详细论述。因此,本书也是二氧化硫信号分子研究史。
捐赠图书《生态毒理学基础》
《生态毒理学基础》:本书在对生态毒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准确论述的基础上,也对生态毒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做了全面引用和详细论述。
全书共10章。第一~第六章,全面阐述生态毒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生态毒性作用的概念及其机理、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规律、生物富集放大及其研究技术、从分子到生物圈不同水平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第七~第九章,主要论述陆地、淡水及海洋等生态系统生态毒理学;第十章,从实际应用出发论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