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晋图大咖讲堂 | 时新说诗(二十八):红炉点雪灵机密——李遵勖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3-10-15

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寄托着古人的情感体验、精神追求和生命哲思。岁月变迁,斗转星移,古诗如恒久存在的江畔明月,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山西古代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朝历代,无论是山西籍的诗人还是描写山西的作品,都有浓厚的山西元素印记。

“晋图大咖讲堂 | 时新说诗”栏目邀请到山西著名学者时新老师,与大家分享《山右诗选》中的诗歌,每周一首,一起感悟三晋诗词文化魅力。

《山右诗选》是时新老师倾注大量精力选编的山西古代诗歌集。山右系山西旧时别称,因地处太行山之右而得名。该诗歌集所选诗人诗作时间跨度大,从先秦到明清,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史的时间范围。收入作者约三百多人,作品近四千首。所选作品多为五七言律绝,以描写山西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

第二十八期,我们一同欣赏:红炉点雪灵机密——李遵勖。


赏 析

李遵勖,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卒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

初名勖,真宗赐改遵勖,字公武。李崇矩孙。潞州上党人,进士及第。

大中祥符元年娶太宗女万寿长公主为妻,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

历任团练使、防御使、观察使。出知澶州,正遇黄河水涨,督工筑堤,七日而成。

后为镇国军节度使、知许州,在任整治水军。仁宗天圣中,曾谏请刘太后还政于帝,于时政亦多所补益。

跟着杨亿学习,精通佛学。卒后谥和文。有《问宴集》等。

李遵勖是李崇矩的孙子。

其世系为:枢密使李崇矩——节度使李继昌——中书令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元(修缘)。

该家族有三个特点:一是世代仕宦,且为将门;二是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名列《宋史》;三是历世积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是禅宗的著名居士。

随着宋室南迁,李氏子孙流寓其高祖李遵勖封(食)邑浙东天台,隐居于赤城山南麓、天台城北的永宁村。

颠和尚济公自称“幼生宦室”,是李遵勖的后代。济公的师侄居简在《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说济公是“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

济公之父李茂春,目击朝廷腐败,弃官隐居经商、念佛,为人淳朴厚重,乐善好施。

李遵勖精于佛学,与和尚楚园共同撰《偈颂》,惜已不存,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辛酉,李遵勖将奉旨所撰《天圣广灯录》三十卷,献给宋仁宗赵祯,请求将此书送到传播佛法的主管部门,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将其编入佛藏经典之中,今存于《中华大藏经》中。

他又著有《闲宴集》二十卷,《外馆芳题》七卷,均佚。将死,与浮图楚圆为偈颂。卒。

《送僧归护国寺》

雷海谭音出世雄,台岩香社冠禅丛。

红炉点雪灵机密,翠径斑苔道步通。

珠水滤罗晨漱净,豉莼萦箸午斋丰。

归帆已应王臣供,金地天龙绕旧宫。

时新,字革非,笔名梗生、梗阳生,室名研斋、剑庐。1946年生,山西清徐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教育长、山西省社科联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西诗词学会会长、《难老泉声》《太山词刊》主编。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2006年3月退休。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顾问。著有《序——量的存在方式》《晋阳诗踪》《汾水词》《柳溪集》《文瀛集》《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时新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