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西省图书馆!

书海显影(NO.1)| 读诗 读史 读名著:庞丽芬的诗意人生

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本站 时间:2023-10-03

读书是什么?

曾国藩讲:“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林语堂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

胸无江海心难阔,腹有诗书气自华。天下第一件好事须是读书。读书是一种清福,读书可以怡情、博采、增智、长才;读书可以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读书亦可疗愈。心怀天下、心忧黎庶,哪怕一文不名;虚怀若谷、相信未来,哪怕正陷于现实的泥潭。

2023年7月,在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开馆十周年及“空间再造”提前、提质、提效完成改造,开馆试运行之际,一群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因“书”而结缘,相聚在山西省图书馆,讲述关于他、关于他们的阅读故事。

虽在千里之外,交于文字,也能莫逆于心。

“书海显影——阅读故事征集拍摄”活动于2023年世界读书日之际发起,活动一经推出,引发了全省爱好阅读读者的广泛关注,太原、大同、太谷、临汾、晋城等地的读者纷纷报名,24小时之便报名满额。

活动按照职业特殊性、群体特殊性、阅读故事特殊性的原则对报名嘉宾予以甄选,7月起,山西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们以省图长风馆阅读空间为景,以嘉宾为模特,开展了空间、人物、书香于一体的主题图片拍摄,并邀请嘉宾讲述了自己与阅读、与书香的故事。

本期让我们走进庞丽芬的阅读故事。

山西省图书馆

庞丽芬最初与书结缘,是为了与喜欢读诗的儿子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在坚持背诵、摘抄诗词的过程中,诗词为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她最喜欢的诗人是刘禹锡,二十三年被贬,却仍能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风雨晦明中写出“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在凄秋雁归南的时节里写出“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种超逸高洁的品格让庞丽芬深感振奋。

 

在谈到读书之于人生的治愈效果时,庞丽芬表示“在书中,可以看到历史,更能洞察自己”。

在困难和迷茫的时候,可以在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走得更远。

“咬定青山不放松”,是诗和书籍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坚强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时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在经历了多年的诗词学习沉淀后,庞丽芬开始循着古典诗词的指引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曾到王阳明写出《泛海》的地方,亲眼目睹“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的壮美景色;也曾到和县,走进“陋室”,与最爱的诗人刘禹锡对话。

跟着诗词旅游,是她今后的一个小目标,希望可以追随千古诗人的脚步,饱览故事中的壮美景色。

 

在全民读屏时代,变换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习惯。庞丽芬始终偏爱纸质阅读,并对其情有独钟,“每天睡觉前、早起后,一两个小时的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当然,除了诗词之外,庞丽芬还喜欢读历史,她最爱、且反复阅读的一本书是《大秦帝国》。

这是一本由作家孙皓晖费时十六载创作,容纳海量历史信息和宏大格局的历史巨著。

苏秦、张仪、长平之战……一个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让她手不释卷,常常直到胳膊发酸,才发现自己忘记了时间。

“经典不厌百遍读”,对于她来说,书籍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