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音乐书写自己的人生——我与山西民歌讲座纪实
2018年1月14日下午14:30,文源讲坛·长风朗诵团公开课第35期邀请到了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京荣主讲“用音乐书写自己的人生——我与山西民歌”。讲座包含三个部分:山西民歌的前世今生,新时代山西民歌的复兴之路,以及王京荣老师个人的音乐创作。
关于山西民歌的起源,王京荣老师讲到现在我们所能传唱的山西民歌大部分起源于明朝,因为其歌唱的方式、歌唱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都是基于农业文明的社会结构。山西民歌种类之多,数量之多是其他省份无法匹敌的。上海音乐学院黄白教授曾评价山西民歌在中国民歌中的地位,“中国民歌是五彩斑斓的,山西民歌是七彩的。中国民歌的大半壁江山在山西。”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民歌有三次高潮。第一次在建国初期,第二次高潮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以山西歌舞剧院的《黄河儿女情》《黄河水长流》《黄河一方土》为代表;第三次是进入20世纪后,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一把酸枣》中的山西民歌元素、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交响乐《华夏之根》、山西说唱剧《解放》中的山西民歌元素为代表。
山西民歌的文化品质、表达方式、艺术含量已经不属于山西,而属于全国。山西特有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山西民歌厚重焦苦的品质。人们用山西民歌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山西民歌的复兴工作主要体现在拉近山西民歌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近年来有10首山西民歌成为广场舞曲。讲座最后,王京荣老师为在场读者讲述了他的山西民歌创作,意识基于优秀的山西民歌资源进行的创作,二是以更高的视野和更开放的形态进行的创作。
在讲座过程中,王京荣老师还带领读者欣赏了若干首经典的山西名歌,与此同时,我省著名青年歌唱家张红丽也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的民歌演唱。
主讲人简介:王京荣,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首届艺术节评委,山西省学术带头人,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十五届文华大奖评委,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
获奖情况:作品获得山西省“杏花奖”、电视“飞天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全国“五个一”、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等各类奖项。